top of page
18dART_Central_Broadway_20250905_page-0001.jpg

美聲匯

「十八有藝 ─ 中西區社區演藝計劃」
百老匯名曲社區音樂會

5.9.2025 (星期五)
6 pm & 6:30 pm

香港站中環行人隧道

(已付車費區域近香港站C出入口)

免費入場

每場演出長約30分鐘

演出:美聲匯
音樂總監:柯大衛

表演者:
鍾嘉欣 (女高音)
朱彥如 (女中音)
曾鈺棋 (男高音)
林國浩 (男中音)

節目

6 pm場次:

Our Time (from Merrily We Roll Along)

Stephen Sondheim

If I Sing (from Closer Than Ever)

David Shire

In His Eyes (from Jekyll & Hyde)

Frank Wildhorn

The Light in the Piazza (from The Light in the Piazza)

Adam Guettel

Confrontation (from Jekyll & Hyde)

Frank Wildhorn

In My Life / A Heart Full of Love (from Les Misérables)

Claude-Michel Schönberg

Magic to Do (from Pippin)

Stephen Schwartz

6:30 pm場次:

Anybody Have a Map? (from Dear Evan Hansen)

Benj Pasek & Justin Paul

My Days (from The Notebook)

Ingrid Michaelson

You'll be Back (from Hamilton)

Lin-Manuel Miranda

The Song That Goes Like This (from Spamalot)

John Du Prez & Eric Idle

What You Mean to Me (from Finding Neverland)

Gary Barlow & Eliot Kennedy

Old Friends (from Merrily We Roll Along)

Stephen Sondheim

Seasons of Love (from Rent)

Jonathan Larson

美聲匯簡介

 

美聲匯於1997年由一群香港演藝學院聲樂系畢業生成立,2013年註冊為慈善機構。美聲匯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為本地聲樂家提供更多演出機會的宗旨,致力推廣聲樂及為觀眾呈獻多元化的聲樂作品,以出色的節目編排深受觀眾及樂評的讚賞。

 

美聲匯積極推廣聲樂作品,除了耳熟能詳的樂曲外,亦演唱一些觀眾較少接觸的遺珠及推廣本地作曲家作品,並致力籌辦工作坊及學校演出,推動音樂教育,希望把本土藝術文化推進國際舞台的同時,亦提昇香港的聲樂水平。

 

近年計劃包括策劃娛樂及教育兼備的工作坊及講座、歌劇及音樂劇製作、海外巡迴演出以及培訓本土年輕聲樂家等,務求百花齊放,唱出香港之聲。美聲匯的《當莫扎特遇上達‧龐蒂》曾連續三年獲邀於上海、廣州及北京的香港週藝術節中巡演,正好反映出藝團在香港以外的認受性。

 

美聲匯的原創流行歌劇《當莫扎特遇上達‧龐蒂》、《摯愛》及《瘋流派對》為古典歌劇賦予新元素,而原創音樂劇《快樂王子與第四個智者》及《希望之星Esther》亦廣受歡迎,《快樂王子》與《第4個智者》的獨立網上音樂錄影版更分別於2020年及2021年推出。2021年網上製作《冰上冬之旅》更尤為受注目,這套音樂影片配合歌聲、花式溜冰及光雕投影技術,不單帶來豐富的多媒體藝術賞識體驗,更是香港甚至國際前所未有的表演形式。

美聲匯自2017年起連續數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的配對資助。

bottom of page